仁爱守护光明
传承桃李芬芳
创新续写华章
着一身白衣,他们是给患者送光明的医者
立三尺讲台,他们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
冠导师之名,他们是为学生指方向的灯塔
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
恰逢金沙集团186cc成色建校70周年
值此第37个教师节之际
回望医大眼科各位导师的行医之路、从教之旅
惟愿研究生得以启迪
将“仁爱、传承、创新”的院训赓续
当千道光线在视网膜汇聚,世界因可感而绚烂
当万般映像经视神经传递,世界因可知而丰富
这一篇章
走近眼底病内科与神经眼科的导师
“身教重于言传”
李志清
主任医师/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李志清老师在从医过程中曾有幸跟随国内很多眼科大家学习,她不仅领略到教授们高超的医学水平,更感动于他们对患者的耐心和责任心。在北京301医院魏世辉教授的门诊,有许多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,为了快速拉近与患者的距离,魏教授会在闲暇时间熟记中国地图,学习方言,在与患者的交流中,常以患者的家乡特色为切入点与患者交流病情,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疾病,增强治疗的信心。北京协和医院的张承芬教授也经常提醒年轻医生:“医生面对患者,首先应当看到的是人,不是疾病。”李志清老师曾经把张孝骞教授的话写在笔记本上:“行医之路,如临深渊、如履薄冰”。每每回忆起在前辈们身边学习的日子,李志清老师总是满心感动。在临床工作中李老师也经常告诫年轻医师,临床就是要在患者身边,仔细倾听,认真观察,不断学习,既对患者负责,也对自己负责。
由于眼底内科的就诊人群大多是中老年人,常常会有患者因为医药费不够而多往返一次医院,考虑到这些,李志清老师养成了一个特殊的习惯——口袋里始终放两百元钱,以备患者的不时之需。李老师总说,虽然我记性不好,也不记借给过谁,但令我感动的是,多年以来,患者总是在复诊的时候把钱还回来。还有很多老人由于长期就医,早就把李志清老师当作了亲人,曾经有一位老人眼底稳定了,李志清老师告诉他恢复得不错,不用来了,但没注意到老爷爷失望的表情,直到老人要和她握握手告别,李志清老师才发现老人有些失落,老人走后她赶紧告诉学生们,提醒她过两天给老人打个电话问候一下。
李志清老师亲身践行着前辈们的教诲。她积极参与基层及边疆建设,经常带领团队去社区义诊,义诊人数达数万人次;她带领团队利用远程会诊平台,同伊犁、长治、宿迁、新乡、晋城等多家医疗水平不足的医院连线,进行疑难病例会诊、眼底阅片指导等。
作为博士生导师,李志清老师想对研究生说,医学是一门综合的专业,要关注交叉学科,目前身处互联网大数据新时代,很多新的学科应运而生,比如人工智能。从长远来看,利用人工智能将眼科成像和疾病风险结合起来,必将更好更快地提升诊疗水平,眼睛是疾病的窗口,希望研究生们能够拥抱这些新的交叉学科,开拓创新,更好地帮助患者解除病痛。
(李志清主任和团队)
(李志清老师在社区义诊)
(李志清老师在天津市中心妇产医院新生儿科会诊)
相关链接:
科室介绍:/ksdh/ydsj/index.shtml
导师介绍:/kyjx/jysjy/dsfc/index.shtml
供稿:研究生党支部
|